新华社西安2月16日电题:陕西:小小“土特产”搭建老乡就业大舞台

新华社记者陈晨、李亚楠、邵瑞

一边将猕猴桃打包,一边将快递单敏捷贴在包拆箱上。在位于陕西省武功县的京东物流陕西智能供给链中心的主动分拣线前,39岁的郭甩维动做敏捷。那位日常平凡在家种植猕猴桃的本地农人,操纵农闲时间来此工做。“既能赐顾帮衬家,还能挣一份钱贴补家用。我本身种果子,也懂果子,挺喜好那份工做。”她说。

在她死后,堆积如山的包拆箱里拆满产自西北多地的各色生果。工做人员正开动叉车,将一箱箱生果整齐送入车间外停靠的物流大货车上。

“中心主营武功及周边地域猕猴桃的仓储、分拣和配送,并按照季节销售新疆、甘肃等地的西梅、黄河蜜瓜等特色农产物,均匀每天有16万单货物从那里发出。”京东物流西北分公司副总司理李大爽说,该中心吸纳了200多名员工,此中大都是武功及周边地域的村民。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武功是陕西农业大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1.8万亩。从早年间农人家庭做坊式的网销猕猴桃起步,本地因地造宜做大做强农产物加工畅通业,现在,以农产物深加工为主导的电商物流财产已成为武功的首位财产。

武功县常务副县长孙波说,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武功对准末端市场消费需求,围绕“土特产”久久为功,去年全县电商销售收入达55亿元。每天,数以十万计的鲜食及深加工农产物订单从那里发往全国各地,380余家电商企业间接带动了1.6万人就业,“小小的‘土特产’,搭建出老乡就业的大舞台。”

270公里之外,秦巴山区深处的陕西省旬阳市,本地人习以为常的拐枣、食用菌等“土特产”,已经衍生出拐枣醋、拐枣酒、富硒木耳等深加工产物,优良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受益于此,许多农人工外出务工不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的富硒食物加工企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做。

走进位于旬阳市神河镇金河口村的一家食用菌公司,高峻亮堂的温室大棚内,菌棒摆放整齐,香菇已经冒头。“本年春来早,温度适中,恰是出菇的好时机。”在此工做的村民张玉娟说,本身每月收入3000多元,活儿不算重,干得很舒心。

“旬阳当地有土法栽培木耳的传统,如今通过工场化消费、集约化造备和设备化栽培,财产实现了晋级,联农带农的才能也在逐渐释放。”企业负责人周智国说,除间接吸纳100多名村民就业外,企业还带动了336户群寡种植食用菌,户均增收9600余元,老乡们从“土特产”里收成了实金白银。

一些处所向一二三财产交融开展要效益,基于“土特产”的财产集群渐陈规模。做为陕西传统的“小磨香油之乡”,咸阳市三原县做足“厨房和餐桌”里的文章,整合中小企业和手工做坊,接纳财产园区化、采购抱团化、加工尺度化等市场化手段打造香油财产园,去年全县香油财产产值超越2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

“园区化消费耽误了财产链条,实现了农业‘连续不断’,填补了财产天然开展初期小散弱等短板,既带动了当地农产物当场转化,也将更多群寡镶嵌在财产链上就业。”三原县常务副县长刘航说,目前全县在小磨香油财产链上的就业人群已超越1万人。(完)